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志愿者合影 江雷锋摄主持人孙峥对话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器人“i宝” 江雷锋摄魔术师大卫·索萨表演《魅影》 江雷锋摄“大家好 ,i宝我叫i宝 ,机器今天很高兴来到这里给大家表演魔术。人登”10月13日,上魔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器人“i宝”亮相2023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暨世界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 。舞台中国杂技家协会魔术艺术委员会委员 、i宝魔术演员孙峥将扑克牌随机打乱后,机器和“i宝”比赛谁能更快记住牌面顺序。人登“我已经记好了,上魔术梅花4 、舞台红桃2、i宝方块7、机器梅花3……”仅用2秒钟,人登“i宝”摇着圆圆的上魔术脑袋、挥动着手臂,舞台快速地报出扑克牌的顺序 ,萌萌的外表、可爱的语调,博得现场青年学生的阵阵掌声 。让“i宝”这样的机器人像人一样具备视觉、听觉和表达力 ,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智能文本与知识工程创新团队多年来的研究目标。“这是魔术与科技的一次跨界创新应用实践 。”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侯霞是团队负责人之一,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i宝”通过摄像头采集到魔术师手中的扑克牌图像 ,再依据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理解图像,当“听”到魔术师发出记忆扑克牌顺序的指令后 ,“i宝”在自然语言技术 、知识图谱 、智能算法等技术支撑下采集 、理解语音 ,并对此实时作出反应、与人对话。“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新技术和魔术结合的魅力。”24岁的魔术爱好者刘哲语对“i宝”的表现惊叹不已。2018年他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接触到魔术大会,之后,每年都会和魔术迷相约共赴这场魔力盛宴。他认为 ,近年来,许多魔术大师会借助科技进行表演,“这让魔术变得更有‘魔力’,也是魔术行业的与时俱进。”大会现场 ,FISM世界魔术联盟荣誉主席埃里克·埃斯文在视频连线中表示 ,应关注新科技对于魔术的意义,了解增强现实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如何增强魔术表演效果。据侯霞介绍 ,在学校众多智能机器人中 ,“i宝”的特长是与人交互 ,它具备了自然语言对话 、自主避障、触摸式感应 、知识问答 、互动游戏等功能 。以智能对话为例,团队研究经历了从单纯的基于规则的场景对话到生成式对话 ,再到如今知识图谱辅助大模型对话的发展历程 ,“i宝”可以和魔术师、观众实时对话也得益于此 。“魔术破圈 ,科技先行。”目前 ,侯霞团队研究成果已服务于智慧医疗 、智慧文博等行业,本次与魔术行业成功碰撞激发了团队里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未来将尝试通过在大模型基础上增加相关行业知识图谱以提升智能机器人对话的专业性,发挥更大的社会服务价值。近年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围绕机器人结构、智能控制等机器人领域关键技术,打造了信息特色“新工科”专业群,以G-Robot社团、无人航空器技术研究协会等为代表的多个科技创新学生团队,在水下机器人 、家庭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的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连续4年位居‘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指数’排行榜第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米洁说 ,除“i宝”外,学校足球机器人“Water队”5次荣获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型组”比赛世界冠军,学生在智慧养老、无人勘测、智能办公等应用领域的机器人创业项目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姗姗 记者 张艺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25-02-23 13:25
2025-02-23 13:02
2025-02-23 13:00
2025-02-23 12:04
2025-02-23 11:26
2025-02-23 11:25